第一章:完美的裂痕苏晴把最后一盘清蒸鲈鱼端上桌,氤氲的热气带着鲜香,瞬间盈满了餐厅。
水晶吊灯洒下温暖的光,映照着光可鉴人的红木餐桌和桌上色香味俱全的四菜一汤。
这是她婚后三年,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的场景——为丈夫李哲和婆婆张桂兰准备晚餐。
“妈,小哲,吃饭了。”
苏晴解下围裙,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。
李哲从书房走出来,习惯性地在苏晴脸颊上亲了一下,目光扫过餐桌,笑道:“老婆辛苦了,看着就香。”
婆婆张桂兰则慢悠悠地从客厅沙发上起身,手里还拿着正在缝补的李哲的一只袜子。
她走到餐桌前,目光像精密仪器般扫过每一个盘子,最终落在那一盘清炒芥蓝上。
“小晴啊,这芥蓝,焯水时间有点长了,颜色都不翠了。”
张桂兰坐下,语气平淡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,“下次水开了下去,数三十秒就得捞起来,口感才好。”
苏晴夹菜的手几不可见地顿了一下,随即扯出一个微笑:“好的妈,我记住了。”
这几乎是餐桌上的固定节目。
无论苏晴多么用心,婆婆总能找到可以“指点”的地方——盐放多了半分,火候欠了一点,摆盘不够美观。
起初,苏晴还试图解释或争辩,但发现那只会引来婆婆更多“年轻人不懂生活”的感慨和李哲为难的眼神后,她渐渐学会了沉默和接受。
李哲试图缓和气氛,夹了一筷子鱼肚子上的肉,分别放到母亲和妻子的碗里:“妈,尝尝晴晴做的鱼,鲜得很。
晴晴,你也多吃点。”
张桂兰看着碗里的鱼,脸上露出一丝笑意:“还是我儿子知道心疼人。”
她尝了一口,点点头,“嗯,这次蒸得不错,时间把握得挺好。
我记得小哲他爸以前就最爱吃我蒸的鱼,他总说外面馆子都比不上……”话题自然而然地又转向了“想当年”,那是张桂兰最熟悉的领域,也是苏晴永远无法融入的禁区。
那里有她和丈夫相濡以沫的岁月,有她一手将李哲抚养长大的艰辛与骄傲。
苏晴的存在,仿佛只是这个漫长故事的一个最新注脚,而且常常是被挑刺的那个。
饭后,李哲被一个工作电话叫回了书房。
苏晴收拾着碗筷,张桂兰也帮着把剩菜端进厨房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