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联系也变得不那么顺畅。
有时候我发消息,他要隔很久才回,理由永远是“实验太忙”。
可我知道,他会在深夜和方依然讨论数据,会在凌晨三点回复她的邮件。
我低头扒了一口饭,嘴里却尝不出什么味道。
我好像,正在被他最重要的世界排除在外。
2
下一个周末回家时,父母正坐在沙发上翻看手机。
见我进门,我妈立刻抬头冲我笑:“知夏,你快来看,辰辰和他那个小学妹方依然发的文章可厉害了,都上新闻了!”
我愣了一下,走过去接过手机。
屏幕上是一则学术新闻,标题赫然写着《京北大学团队在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》。
配图是江辰和方依然站在实验室里的合影。
我的目光下意识扫向文章署名栏,却在看清的瞬间僵住——
第一作者:方依然
通讯作者:江辰
我盯着那行字,脑子里嗡嗡作响。
“怎么了?”我爸察觉到我的异样,凑过来看了一眼,“哦,辰辰是通讯作者啊,也挺好的。”
“好什么?”我声音有些发冷,“这个项目明明是他的心血。”
我妈不解:“通讯作者不也是负责人吗?说明辰辰还是主导啊。”
他们不懂,但我很清楚。
在学术界,第一作者才是真正执笔研究、贡献最大的人,尤其是对江辰这样的博士生来说,第一作者的顶级论文意味着未来学术生涯的敲门砖。
而通讯作者,更多是导师或项目负责人的位置。
江辰曾经亲口跟我说过:“学术圈很残酷,成果就是一切。如果我的名字不在第一位,别人不会记得我做了什么。”
可现在,他竟然把第一作者让给了方依然。
我盯着那张合影,江辰站在方依然旁边,嘴角带着浅淡的笑意。
而方依然微微侧头看他,眼神里带着某种默契。
他明明比任何人都清楚第一作者的分量,却还是这么做了。
我胸口发闷,像是被人狠狠攥了一把。
他亲手把自己最珍视的学术成果,分给了那个他赞不绝口的学妹。
我忽然想起他最近在电话里提起方依然时的语气,那种毫不掩饰的欣赏,甚至……依赖?
“她的思路真的很清晰,有时候比我还快。”
“我们讨论到凌晨,她一点就透。”
当时我只觉得不舒服,但现在,一切都串联了起来。
他为了她,打破了自己一贯的原则。
我关掉手机屏幕,喉咙发紧。
我认识的江辰,从来不会把最重要的东西让给别人。
可现在,他似乎变得陌生了。
3
那天看到文章作者后,我一直神思不属,老是在想我和江辰之间的事。
这么多年的感情,我舍不得就这样和他渐行渐远。
最新评论